对区第十届政协三次会议《关于加强重大人兽共患疾病防控的建议——以布鲁氏菌病为例 》建议的书面答复
    时间:2024-03-01来源:鞍山市铁东区农业农村局 点击:

    李春宵、佟盛辉、鲁翠平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重大人兽共患疾病防控的建议—以布鲁氏菌病为例的建议”书面意见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布鲁氏菌病为例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人兽共患传染病防控工作,事关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事关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

    布鲁氏菌病在国内,羊为主要传染源,牧民或兽医接羔为主要传播途径。皮毛、肉类加工、挤奶等可经皮肤黏膜受染,进食病畜肉、奶及奶制品可经消化道传染。不产生持久免疫,病后再感染者不少见。

    二、铁东区农业农村局具体防控措施

    (一)每年进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

    要求防疫员严格按照三位一体的要求,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2023年以来,全区共免疫生猪0.3378万头,牛0.0837万头,奶牛0.0014万头,羊0.4311万头,鸡3.2405万羽,鸭0.1782万羽,鹅0.8796万羽,免疫率达100%。确保了全区重大动物疫情形势稳定,保障了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

    (二)每年5月份动物疫病集中采样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以2023年为例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辽宁省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通知》(辽农办畜发〔2023〕79号)《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推进全省动物疫病净化工作的通知》(辽农办畜发〔2021〕489号) 等要求,掌握2023年春季全区畜禽群体主要动物疫病免疫状况和病原分布情况,有效防范疫情风险,促进全区畜牧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动物疫病集中采样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2023年我们对鹅进行了血清检测,没有发现禽流感等疾病,有效的检测了铁东区的家禽。

    (三)每年不定期进行逆向追溯调查。

    根据鞍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印发的鞍山市人间布病发病情况,立即进行逆向追溯调查,患者为养殖人员的要对所饲养的动物(牛、羊)采集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将逆向追溯调查报告及检测情况上报至市动物防疫与疫病应急中心。

    (四)每年10月进行“两病”检疫工作。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的通知》(农牧发[2021]11号)要求,结合实际,我们每年组织开展“两病”检疫工作。确保全区动物无重大疫病发生,2023年我们对奶牛进行了“两病”检疫,合格率100%并为养殖户颁发了健康证。

    (五)对各街道特别是涉农街道宣传指导。

    2023年对涉农办事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管理的通知》,通过《致铁东区畜禽养殖户的一封信》、《铁东区养殖户须知》,广泛宣传强制免疫、检疫申报、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防治养殖污染等。从根本上强化养殖户对畜禽养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处理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区农业农村局将通过多种多样形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人畜共患疾病知识,提高社会各阶层、广大群众、养殖业主的安全防范意识、疾病防控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

    强化卫生意识,区农业农村将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彻底改变传统养殖业脏、乱、差的状况。同时搞好环境卫生整治,改善人居环境,强化消毒意识,注意个人卫生,降低人畜共患疾病相互感染的几率。

    (三)建立健康畜禽繁殖场,加强动物保健

    发现人畜共患疾病要及时按照“早、快、严、小”的处置原则,积极采取隔离健康畜禽、紧急预防接种、封锁发病地区、扑杀患病畜禽、诊治患病病人,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等措施,阻断人畜共患病传染条件的形成,实现控制和消灭人畜共患病,确保人畜健康。

    (四)建立动物溯源体系,强化市场准入制度,严格动物卫生监督

    将动物养殖地、动物健康、疾病防制、投入品质量监管、业主诚信、加工流程等生产行为,建立详细的标识档案信息系统,通过标识和网络等科技手段,建立和完善动物溯源体系,搭建明白消费平台,保障消费安全。


                                         铁东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3月1日


Baidu
map